“缺芯少魂”是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,中兴公司、华为公司接连遭遇美国芯片“断供”事件把这一难题进一步凸显出来,引起全国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。
人们在谴责美国贸易霸凌主义的同时,也关心着中国芯片技术和产业:发展现状和水平如何?当前面临的最大瓶颈是什么?如何才能实现突围实现自立自强?
就这些问题,本报微信公众号《侠客岛》近日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倪光南。
中兴、华为事件给全民
上了一堂“芯片课”
侠客岛:有人说,多少有关提倡创新的宣传报道,都不抵不上“中兴事件”“华为事件”的警示来得深刻、有效。您如何看待这两个事件?
倪光南:芯片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制高点,芯片产业是现代精微加工制造业的经典。芯片技术和芯片产业发展水平关系到国家的竞争力和信息安全。
“中兴事件”“华为事件”没有发生之前,很多人觉得芯片和普通的电子元器件一样,直接从市场上买来用就是了。这两个事件给我们上了一堂课,告诉我们芯片技术和芯片产业的极其重大的价值,形成了全民自发地关心中国芯片技术发展和芯片产业进步的局面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上述事件是全民的“警醒剂”,有积极的一面。
设计进步很快很大
但制造仍是“短板”
侠客岛:经过多年发展,中国芯片技术和产业目前水平和实力究竟如何?与美国相比,还有多大差距?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?
倪光南:在芯片设计方面,中国进步很快,可以说,已经位列全球第二,仅次于美国,不仅拥有全球数量最多的设计公司,而且水平达到了相当高度,设计出一批优秀产品。比如,连续几年登上世界第一宝座的“神威·太湖之光”超级计算机用的芯片,就是由中国公司自己设计的。再比如,中国公司设计出的手机芯片和服务器芯片已得到应用,并表现出优异的性能。
中国在芯片设计领域还存在设计工具方面的“短板”。芯片设计是在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(eda)软件平台上,通过计算机进行逻辑编译、化简、分割、综合、优化、布局、布线和仿真等来完成的,而能提供该软件服务的主要是外国公司。
在芯片制造领域,包括制造工艺和制造装备方面,整体而言,中国能力亟待提高。芯片制造听上去像是传统制造,实际上其制造工艺和装备的精密、繁杂程度远超后者。具体来说,其工艺包括光刻、刻蚀、离子注入、薄膜生长、抛光、金属化、扩散、氧化……与这些制造工艺相对应,制造关键装备多达200多种,其中包括光刻机、刻蚀机、清洗机、切割减薄设备、分选机以及其他工序所需的扩散、氧化、清洗设备等。每种装备的制造技术要求都很高,制造难度极大且造价十分高昂。
目前,在芯片制造领域,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大多来自美国、日本等国家和地区,中国芯片制造厂一大批装备需要从国外进口。
有了这些先进装备是远远不够的,还要开设生产线、制定经营计划。建厂、设备安装及调试往往需要2-3年时间,这意味着芯片制造企业要预先对市场需求做出判断。芯片制造技术不断迭代更新,之前的设备及生产线到真正投产时是否能满足市场需求,犹未可知。如果新建成的生产线不能充分实现量产,之前的投入将面临重大风险。
起步晚 理念偏差
是造成现状的主因
侠客岛:很多工业领域,我们成功实现了跨越和赶超,比如高速铁路、家用电器领域,但在集成电路领域,这种景象没能出现。原因何在?
倪光南:从历史原因来看,我们起步晚。1947年,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半导体点接触式晶体管。直到1956年,中国才成功制成第一根硅单晶。鉴于早期的计算机是用分立元件(电子管、晶体管等)做的,彼时,中国还可以跟随国外的计算机技术。
随着集成电路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,中国由于没有集成电路产业的支撑,就明显追赶乏力了。而世界上的芯片技术却突飞猛进。到目前为止,虽然我们有华为海思、中芯国际等国际知名的芯片设计和芯片制造企业,但就整体产业发展而言,相较国际一流水平还有较大差距。
起步晚是重要的历史原因,主导理念的偏差导致创新推进不够是现实原因。曾经,我们在很多方面,希望能够用更省事的办法解决问题,所谓“造不如买,买不如租”。实践证明,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。中国芯片技术和产业的“短板”最终还是需要中国人踏实创新来解决。
综合发挥举国体制
和市场机制的优势
侠客岛:面对内部“短板”、外部封锁等难题,中国芯片技术和产业要怎么做才能实现突破?
倪光南:从供应链安全的角度来看,一旦供应链的某个环节“断供”,就会使整个行业陷入被动。这种情况下,需要集中力量去突破供应链中薄弱环节的关键核心技术。而关键核心技术的发展,往往是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的过程,要有“板凳要坐十年冷”的思想准备。
核心技术的发展成熟也离不开市场的支持,新研发出来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如果没机会到市场去试错,没有进入市场的良性循环,不管是软件还是硬件,都很难达到用户满意的水平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,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做好市场化引导。我们强调,在政府采购的过程中,要给予国产自主研发芯片和软件一定的扶持,让其进入商业应用,接受检验和磨砺,只有这样,才能不断走向成熟。
从产业集群的角度来看,可以参考硅谷的产业集群模式。在硅谷,有一流的研究机构和大学、诸多创业者、充裕的风险投资资本,它们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合作网络,实现了人才、技术、资本、经营方面的强强联合。
北京的中关村有潜力打造成芯片技术和产业集群的高地。不妨充分利用周围的科研院所及人才资源,加上国家政策和资本的支持,统筹资金和研发资源,加强产学研合作,做出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项目。
发展大型软件或芯片产业的投入周期,往往以一二十年来计,资金投入非常大,单纯靠市场和企业是难以实现突破的。因为,一般的企业会有市场压力,比如说上市公司要出报表,要做厚利润,要向股东证明自己的业绩。因此,要发扬举国体制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优势,比如,国家层面制定一些长期规划纲要和发展计划。与此同时,积极引入金融市场的配套支持,比如风险投资在资金方面的支撑,要鼓励企业在研发生产方面的投入,注意平衡企业在研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短视行为。
总的来说,发展集成电路产业,要有长期的思想准备和投入,不能指望短短几年就获得回报,真正把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起来,恐怕还要一二十年的时间,我们要有决心,也要有定力,要把行业“短板”补齐,踏踏实实坚持做下去。
(采访整理:赵竞凡)
倪光南,1939年生,浙江镇海人,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。1961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(现东南大学),首创在汉字输入中应用联想功能,中科院计算所公司(联想前身)和联想集团首任总工程师,主持开发了联想式汉字系统、联想系列微型机,分别于1988和199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,联想集团即以联想式汉字系统起家并由此而得名。此后,一直致力于发展自主可控的信息核心技术和产业,1994年被遴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,2011年和2015年分别获得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和中国计算机学会终身成就奖。
关键词: